京都金閣寺雖金碧輝煌,但銀閣寺的凡氣,亦令人印象深刻。
金閣寺又名「鹿苑寺」,歷史可追溯至鐮倉時代,它原為公卿(西園寺家)的大宅,一直到室町時代初期,將軍足利義滿用領地向西園寺家交換大宅,並進駐大宅,將大宅命名為「北山殿」;此後,金閣寺便成為北山文化的代表建築。足利義滿將軍死後,這座大宅被改建成寺廟,成為今天世人所熟悉的金閣寺。
金閣寺屹立大水池的中央,周圍有松柏和其他半黃半紅的葉子襯托。大水池周邊築有矮小的圍欄,遊人只能在周邊欣賞金閣寺的光輝。
金閣寺最漂亮的不僅是金碧輝煌的外觀,而是配合池中波平如鏡的倒影,景象堪稱一絕!個人認為,黃昏的金閣寺最美。
至於京都銀閣寺,相信大家會因其名字以為是銀色的,沒錯兩者同為相國寺塔頭,但銀閣寺並沒有寺如其名,貼上「銀箔」,反而是多點「草氣」,予人親和感。而事實上,很多人都認為,談到清雅度,銀閣寺遠勝金閣寺。有別於金閣寺金碧輝煌、絢爛奪目的壯麗外觀,銀閣寺的建造風格採用讓人感受「樸質幽雅」的莊嚴設計。
銀閣寺正式為慈照寺,1482年室町幕府8代將軍足利義政建造名為東山殿的山莊,義政死後山莊被改建寺院,即為慈照寺。從總門到中門的參道兩旁的圍牆稱為銀閣寺垣,穿過銀閣寺垣,便能看到可說是銀閣寺象徵的國寶觀音殿聳立在不遠處,而這倜觀音殿就步「銀閣」(相對於鹿苑寺的舍利殿被稱為「金閣」),觀音殿上層的潮音閣裡供奉著觀世音菩薩,下層的心空殿供奉著千體地藏菩薩,不過內部平常並不對外公開。
銀閣承襲了鹿苑寺舍利殿和西芳寺(苔寺)琉璃殿的建築之美,想要感受其建築之美,推薦從庭園欣賞,庭園是以錦鏡池為中心,模仿西芳寺(苔寺)庭院所建造。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銀沙灘和向月台,一大片的銀沙灘是用銀閣寺所在的北白川特產白砂固定成突起狀,直線條的設計令人印象深刻。銀沙灘西南方的隆起砂礫便是向月台,高約1.7公尺,底部直徑約3.2公尺,形狀有如富士山。
從庭園沿著山路往上走便來到展望台,在這裡可一覽境內景色。庭園裡四季各有不同的繁花景致,如春夏季的山茶花和杜鵑花等花卉,秋季楓紅暈染,冬季白雪皓皓,無論何時造訪都可以欣賞到美景,絕對是必看的景點。
金閣寺和銀閣寺均可從京都車站前往,遊玩時間不用太長,約2小時已足夠。我特別建議將金閣寺這景點包括在京都嵐山的日程中,下午三時由嵐出發就差不多,路線則從嵐電嵐山站出發往「帷子ノ辻」站轉乘「北野線」,然後再搭到「北野白梅町」站,步行約 20 分鐘便到達金閣寺,天氣好看到最美的黃昏金閣寺,一定大滿足!
至於銀閣寺,就一定要順道到哲學之道了,尤其是三月下旬到四月中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