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約廿年前,我曾寫過一篇「救濟經濟學」,認為當一地發生天災如地震海嘯等等,嚴重波及民生時,別國特別是鄰國會積極提供援助,這並非出於他們的善心,而是存在私心的。
這些鄰國明白,若受難之地民不聊生,人民連活下去也受威脅時,你不加以施援,他們就會過來「搶」,到時輕則邊境發生衝突,嚴重就有戰事出現了。所以,從一個自利角度而言,若較貧窮國家出現天災,救援未必出於對別國的同情與關愛,而是考量到人性,考慮到自身國家的穩定,才作出的必要措施。
而且救援還要以物資形式提供,這是擔怕一旦提供現金,該地官員會上下其手,終飽私囊;故此,唯有透過具體物資的幫助,救援落實到居民手中的機率,才會高些。從這角度,國際救援機構是必須的,如紅十字會和無國界醫生,它們起著一定的監察作用。
今年,只過了一季,很多地方已響了警號,告訴了我們,天災會於各處頻繁出現,而且規模絕不是說笑的。你不用看網上那些突然穿鑿附會的預言,閉目一下感受大自然,亦感到地下似在積累著能量,要來個大爆發。
是禍躲不了,一旦爆發,勢必生靈塗碳;而更重要的是,其他國家絕不能獨善其身,會被波及,一旦處理得不好,天災就要釀成人禍,爆發戰事,那就不堪設想。
這可不是杞人憂天,我們真要確切有這心理準備。
尤其是今天國與國之間的關係,再不是講求共生共榮,而是在內捲,各國迫著只掃門前雪。這對天災頻臨的這個世代,無疑是對各國衝突火上加油。
當我聽到特朗普以有無「cards」來看待國際關係時,我就很擔心,這心態極有可能在一國受災時落井下石,如果各國也學特朗普這一套……..到時就不只地下在積聚能量,人世間各處亦會潛伏著怨氣,甚至是戾氣,當忍無可忍,要爆發時……
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戰,看來我有生之年會看到,唉……不得善終了。
但願我估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