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香港有三件事,在在說明這城市,始終是中國的一個特區,而且有它一套行之有效的行政效率,內地人要在香港法規下從事商業活動,卻想走灰色地帶,是極不容易。
第一件事當然是內地一些教育機構美其名跟香港一些註冊學校合作,實質就是變相令內地生「入借」成為香港本土學生,從而直接以中六身份考DSE。說實在,若不是香港教育局極速跟進和截停這操作,我相信內地和香港的註冊教育機構會很快如雨後春荀般「加緊合作」,到時香港的教育系統就真是亂象頻頻了。
另一單是內地人竟然可持雙程證下,成為香港網約車的司機,這報道一出,香港有關當局又是極速在三四日內,將有關集團瓦解並拉人。
事件當中,最令我驚訝的是那位頂替揸網約車的內地司機,會說「現在這樣做還可以,遲些九月就不知可不可以了。」這個「可以」,是否有點一廂情願,完全妄顧香港執法的效率。
第三件事是政府部門所飲用的蒸漏水,又是極速發現所簽定的新合約之內地公司,似有侵權欺詐問題,隨即停止合約,並交由警方處理。
這三件事,充份說明什麼呢?就是教一些走慣灰色地帶的內地人知道,在香港的執法效率下,根本就不容半點「踩線」的行為出現。
不只相比於內地,若你見識過其他地方的政府部門,香港政府的行政是相當高效的。
也許香港這城市較細吧!政府要監控要執法亦較易。所以,內地人可不要誤以為香港法紀極之鬆弛,恰恰相反,是相當嚴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