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內地人「窮遊」香港人則「窮住」 - 銀發德財

內地人「窮遊」香港人則「窮住」

· · 專欄: 銀發德財

新地屯門NOVO LAND第3A期,於過去星期六,即七月五日「地震日」作首輪銷售,160個單位下午稍早時段已清銷售,是「可見的未來」,折實價由299.9萬至775.6萬元,呎價10,461至12,980元,一個2房單位約400萬,極接近沙士價(那時2房戶約200萬),在香港當下甚麼仍貴的經濟情態下,算係「抵買」!

有舊生問我,新地屯門樓這開價真的很平嗎?我說,不用看甚麼數據,用學生補習價就知,以前沙士年代,我大班收學生四堂學費是$420一位,現在市面上的補習社,大班上課已收到每位$800元以上,不要看少補習費所反映的通脹,極有指標性,說明過去廿年通脹率有一倍更多!

還記得由高考轉為DSE ,我補習轉趨低調,逐漸潛水,跟「大市」開始脫節,學費有一段日子仍收高考時的舊價,是當時教Econ 的老師跟我說,「出面」的學費已不是我們所收那麼平了,我留意一下,噢!原來已幾近翻了一倍,我真係食米唔知米貴!香港d野,可真愈來愈貴!

我在上世紀九零年代初出茅廬時,補習費還是二百多元,十年後就四百多,再過十多年就八百九百了,香港人在過去三十多年,就習慣了物價不斷上升,在嚷著大街小巷d野好貴時,卻期望自身每年人工要加!加!加!然而,我們要明白,人工每年加得,出面物價就要升。

香港,當下最鮮明的面貌,或是「特色」,就是物價很高。

然而,鄰近香港的其他地方,特別是內地,物價卻低得出奇,理性消費下,香港人將所賺的收入不用於本土消費,寧慳埋慳埋,待一次過外遊或北上才來個奢豪消費,是非常合理,亦幾近已成一種「人生策略」;真嘛!在香港搵到既錢,用於內地或外地,就非常好使見用。

同理,來香港旅遊的,特別是內地客,亦會用上這「人生策略」,到港消費會較吝嗇,亦無可厚非。其實,這不特別,我地去歐洲國家,當地物價不低,都會左省右慳,只是有些內地人消費的行為舉止稍稍極端,引起矚目,聽到在時代廣場有內地人借電煲西米露,我還以為是周星馳在港拍「少林女足」的一段搞笑情節。

始終在港人眼中,跟上十多年內地人來港豪使相比較,有太大的落差,期望落空下就慨嘆現在來的內地人,是「窮遊」。

但細心想,內地人的消費行徑,跟我們港人在本土消費態度根本就如出一轍,都是因為香港物價太高,大家都不願在香港這城市消費。內地人來港前會在內地入定旅遊必要品,包括西米露,而我們香港人則會在本土「蓄勁」,勒住消費,然後於大假走到世界各地或北上消費吃西米露,只是後者沒有自決用上商場電力而已。

從這角度看,若說內地人「窮遊」,我們港人何嘗不是在香港「窮住」。

1 likes

推薦文章

基本民生飲食生意都守不住 —— 商舖剩餘價值堪寒!

基本民生飲食生意都守不住 —— 商舖剩餘價值堪寒!

有沒有留意,近兩季傳出拖欠租金與強積金的店子,大多跟民生的「食」有關,不是連鎖式酒樓或粥舖,就是餅店;無他,只因香港近兩年街上的店舖已非常單一化,跟食無關的產品,已在網上做,剩下的就只有服務行業,食…

商舖業主仍有奢望,促使連鎖品牌陸續結業。

商舖業主仍有奢望,促使連鎖品牌陸續結業。

陸績有大型連鎖店全面結業或關閉分店,包括燉奶佬、海皇粥店和DONKI,我估計松本清不久的未來也會關掉一些分店,當然還有些不知名的小店倒閉,只是不值報導,我們無法得悉而已。 這麼多商號結業,意味…

當下港股的優勢 : 價低兼潛在股息高

當下港股的優勢 : 價低兼潛在股息高

父親因肺炎入院,探望他時在他耳邊說:「老豆,呢排股市係咁升。」本是朦朧微合的眼睛,頓時睜開一點。 父親一生,不煙不酒不賭不近女色(要到八十多歲才出現點發花癡,哈…..),工作以外就專注於投資,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