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舊生兩年前買了居屋樓花,見兩年來私樓樓價跌了這麼多,現下扣除了居屋樓花期已支付的訂金後,餘下要支付的數目,已足夠買一間更大的私樓,他想撻那居屋樓花訂,問我意見。
理性上,真該撻訂,但這方面我是有點迷信的,總覺撻訂帶來不好的感覺,像有所虧欠,而且,我會擔心往後因而走上背運,諸事不順。所以,我建議這位舊生還是想清楚一點,若最終選擇撻訂,要有足夠的心理質素,以應付未知的變化。
還好,居屋不會「追差價」,撻起訂求也心寛一些。
另一位舊生的朋友,是三年前樓價高位時買入私樓樓花,現在樓價已實跌三成,亦想撻訂,心想過往只有長實會追差價,其他發展商少有這舉措,認為撻訂也無妨…….
但我認為未必。
過往樓市低迷,過不了幾年就復甦,買家所撻訂的單位,發展商守得不久就成功以更高價錢賣出,它們才不計較之前的撻訂。但彼七十年,不同於此七十年,當下樓市似進入一個漫長的調整期,且有走近內地樓價的趨勢,而物業買賣合約上寫明,物業發展商是有保留追差價的權利的,你撻訂那一刻發展商當然未必追你差價,但不抹殺幾年後它們發窮惡,而單位又要賤賣,發起茅上嚟突然追你差價都唔係無可能。你會問:發展商特別大嗰D會財困既咩?近日新世界的財務狀況已給了你答案。
「以前都無咁,而家都應該唔會啦!」這種思維極危險。
我們已不熟悉這個香港啦,幾年來,大家不是已由陌生開始,重新再體驗這城市嗎?又怎能以昔況今呢!
一切你想到的可能,尤其是惡劣的情況,都可以發生。
有舊生是中學老師,曾跟我說:「相信未來都不會有大規模殺校吧!」
真想得美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