施永清近日指出今時今日香港,投資商鋪已不是一個好選擇,時代巨輪已經淘汰了此類資產過往的優點,這是實言。
有次經過廣東道,蘋果專門店那邊,已愈來愈多藥房,十年前這條名店街,怎會容得下這檔次的店子,至少該是金鋪吧!現在,一條馬路之隔,檔次愈來愈壁疊分明。我相信,再過一年,淘多多級數的店子也會湧現,與對面的名店相映成趣。
真的,科技的急劇進步,正在翻天覆地改變世界的經濟格局與營商模式,結果呢?大城市的商鋪愈來愈不值錢,這已不是香港的獨有現象,只是較鮮明而已。
以前,你擁有香港一個商鋪,你會發達!現在,你還不甩掉,要你倒嘔身家囉!你看波叔的後人瘋狂賤賣商鋪就知,加埋湯文亮近月不斷走貨,你就強烈意識到,商鋪已出現嚴重「過剩」現象。
你試下開個鋪買中等或中價產品,你一定無生意,因為你計埋鋪租成本開既價,相比同樣產品在網上訂購,就算加埋運費,你既賣價仲貴好多,邊個會買!結果喺街度,你見到既生意就系計埋運費會妹仔大個主人婆的下價品。我相信,當下日本城面對的挑戰不少,因為近一年相近的店子開得著實太多!
近日京東殺進香港,HKTV mall 的王維基叫嚷著京東App 有抄襲之嫌,這反映了甚麼?說明王維基的網購生意已感到威脅;另一方面,英國的Deliveroo 亦要敗走。在香港,連網上經營也出現生死淘汰戰,就別說線下的商鋪,早已獨憔悴,永不返身!
現在做實體生意,就只得服務性行業可行,但這類生意亦不必在街鋪,大把商業單位可揀,而且有些服務,像我老本行補習,有很多亦搬上線上了,家中也可做了!而睇症,亦都見有上線的趨勢。
遲些,線上的「人」亦可被人工智能所取替(不會太久,我同意Bill Gates所說,十年內實現),人的商業價值都要跌,何況死物商鋪!
香港的商鋪價值,我估計要由高位跌八至九成,且難以返身。我系投資者,即使能在短期忍受資產減值,也寧買住宅樓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