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張學友演唱會的地域認同 - 財語日常

張學友演唱會的地域認同

· · 專欄: 財語日常

因為張學友在澳門的一場演唱會,廣東話這地域語言,又出現熱議,似有反撲它的存在價值。畢竟,廣東話的內涵,真不只是一種方言,是傳承了中國北宋之前的悠久華夏文化,該是中國文化保育的一大課題。

另一個文化保育大課題,當然是繁體字,這字體的美,你看日文構成就知,若沒有我們中國繁體字點綴,成段日文都幾難睇,無乜美感;但只要當中挾雜著幾個中文字,即使意思不同,看起來就具藝術感;倘若換上簡體字就極不突出,同日文「嗱埋一舊」,完全違和。

不過,我這觀點可能是偏見,畢竟廣東話和繁體字是我土生土長所用的語言與文字,自有一份情意結,有所鍾愛在所難免。內地人不用開,根本理解不到廣東話的「啜核抵死」之處,就難愛上;至於繁體字、他們對如此多筆劃的字,很抗拒,甚至不懂看。

大家從不同的文化成長上來,現各有堅持,真不難理解。

事物發展不被主觀意志所轉移,我看,即使我們香港舊一代人如何愛說廣東話和寫繁體字,我相信二三十年後,廣東話和繁體字在香港這城市均會式微。我舊年有位廣州的學生,為要在港攻讀碩士,要考IELTS ,跟我上了幾堂網課;他二十多歲,跟我分享,在廣州,十來歲年青一代已不懂廣東話,教育體制下令他們只曉說普通話。

而近幾年,我在多間中學教中文課外增潤班,亦觀察到很多學生私下都是以普通話交談,而他們作文亦多用簡體字,我就知道,這股洪流逆轉不了,過多十年,香港年青一代該有半數以上是講普通話囉,再加上現在內地所輸入的專才,無縫地接軌香港各代之人,就只剩我們這批會講廣東話的「老野」,但也隨著死的死,一起帶走這套地域語言。

你看近一段日子,歌手如陳奕迅、黎明和張學友,雖因在表演時因觀眾的「禮貌問題」而產生衝突,但底裏就是兩種語言的矛盾。不過,這類衝突都不會存在得太久,因這些歌星都老了,年青歌星隨時勢改變,觀眾多用普通話,就不會再堅持表演時說廣東話。

喜見老一代歌星,還在港澳演唱會堅持說廣東話,除了是地域上的一種認同,亦多少在中國文化保育中盡了綿力。

繁體字,還有台灣留著,尚可保留多一段日子,但廣東話,距消失不遠矣!

2 likes

推薦文章

港元短期流動性增強有利「寧德時代」上市,而非樓市。

港元短期流動性增強有利「寧德時代」上市,而非樓市。

施永青昨天表示,若按息繼續下行,加上市場租盤持續短缺,會見到更多市民轉租為買;另一方面,銀行存款利率下跌,投資者或轉為買樓收租。隨著美國未來兩個月減息步伐更清晰,今年樓價找到支持位後或會逆轉。 …

已難在日本尋回可愛味!

已難在日本尋回可愛味!

還記得十多年前踏進日本,為開展日系時裝生意辦貨,那時該地給我的感覺很不錯,處處仍夾雜著我年青時認為日本應有的氣息。 有次在東京馬食町進貨,在某批店購買了很多商品,我企圖將貨品全塞進紅白藍膠袋中…

我和加密貨幣小陽春有個約會

我和加密貨幣小陽春有個約會

美股大跌,顯示資金逃離美股,那它們往那裏去?除了有些美元會還給美國金融體系外,我逐一分析各種去處的可能: 美國債市場:我認為不會,三個原因。第一,我認為特朗普所做著的事,全不利美國債,這不是好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