荷里活廣場的戲院復活,我認為最大的含意是——大型商場已經守不住,開始要大幅削減其商舖租金。
如果你有留意一些一線商場,這年來吉舖愈來愈多,而由九倉擁有的荷里活廣場,其「圍板」之多,已多到你不可能留意不到,暗嘆:「乜吉舖多成咁!」人流稀少,人均消費力又弱,這商場的經營無力感,顯而易見。
所以,為增人流和商場氣氛,我相信今回荷里活商場是以極相宜的租金租予當前的租客,與其丟空,倒不如讓戲院復活,藉以提升人流,特別某些星期天以優惠戲票來提升商場的焦點,尤為重要。
真的,戲院的存在,對一個商場的人流極關鍵。市民睇戲前後逛逛商場,在場內吃點東西,絕對可帶旺商場;更重要,一旦戲院結業,所䆁放出來的樓面面積非常驚人,加上重新規劃又要過很多政府部門,非常大工程,所以你見很多大商場如K11 和新地場等等,戲院一旦結業,寧丟空等新戲院租客來接手。
今次荷里活如此快便令戲院復活,我估計是商場人流疏落所催化,是救亡商場的其中一項策略,隨時參與復活者之一是商場本身。
怎也好,就連歷史悠久的海運戲院亦結業,這是一個重要訊號:商場舖準要大劈租!
街舖價格已於過去三年,因消失了炒賣價值而大跌七成,若現在商場大劈租,對街舖又有甚麼影響呢?仲使講!另一浪由舖租大跌所引發的商用物業價格大跌,要來啦!
個人感覺,當下香港的營商情態,比廿多年前沙士還要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