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明白不過,科技只是一種手段,要生價值始終是由科技推展出來的最終產品,我上半生一直也在做後者,亦嘗過甜頭,最大的莫過於我在高考補習導入一套攪笑模式,結果令我教學風格異常鮮明,極速在這產業中上位,跟它共生共凋謝,走過這產業的整個全盛週期。
所以,市場價值之所在,我非常清楚。
只是幾年前,發覺不懂科技令真令個人創作或發展拙手拙腳,找人幫手?除了怕被搵笨外,最大問題是,若我不明科技之就裏,根本就無法將科枝好好整合於自身已有的能力,所以就決心學好它。
起初的學習,越過一個又一個樽頸後,我是有點上癮的,更有一個階段處於極沉迷的狀態,情況就如極愛跑步的人,愈跑愈遠,愈發投入,似要跑完整個世界…….
然後有一天,這人突然停跑下來,腦海「叮」了一聲,跟自己說「夠了」,就停下腳步,緩緩的向前走。我就是這樣,有一晚,覺得學得足夠,就毅然抽身出來,提醒自己的初心,是想結合科技於自身的能力上,前者是輔,後者才是主力,我提醒自己不可本末倒置。
所以大家又見我在非科技層面上活躍了。自己始終是好勝的,不喜歡只成為「工具」,認為自己能獨當一面,而科技只屬前者,再有本領也是別人拿來用的手段,我不愛成為人家「手中刀」,要拿刀就自己拿起來,開天闢地。成人世界當然是相互利用,但你跟我相交,你會發覺,一旦你被我感到你想視我為「工具」,我會極速反彈。
請容我自負一下,我的傲氣,你想控牢我成為工具,你會很吃力,只因我不甘心做工具。我不甘於做跟車工人,我要做判頭。
正因如此,我真是時候歸常位,重新開啓我的創作力。
不過,幾年來的編程,倒令我個人多了個內涵,且成為一種習性,每天也要抽一至兩小時來編程(當然配合AI),晚上睡前亦必看看編程書籍,既然心田已能吸收這方面的養份,就一直吸收到老死吧!
科技能否大用,最終也是取決於終極價值的創造,我由此至終都明白。
一言以蔽之,終極價值是要有溫度的;但科技,絕對沒有。
而我,一向是產生溫度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