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到輕井沢,可在東京站21閘口乘搭新幹線前往,而我則因在金澤,所以亦可在該處乘坐新幹線到輕井澤,大約2小時車程,甫到達就感覺天氣像驟降了幾度。
東京居民一向視輕井澤為避暑勝地,夏季平均氣溫普遍低於東京約10度有多,原因是輕井沢位於日本的高原地帶,海拔約1,000公尺,一來濕度較低,加上降雨量相對較少,尤其在夏季,使得其氣候更加乾爽,使人感到特別舒適。
我下榻的旅館位處中輕井澤,若從輕井澤站搭JR到中輕井澤只是一個站,車程約5分鐘,230yen,我卻恃著愛行路和行李不多,以省錢為原則,選擇步行去,結果行了一小時,半伏了。
旅館位處山腳,離石之教堂很近,放下行裝稍事休息,便去7仔食個杯麵,直向石之教堂進發。
石之教堂於1988年竣工,由美國建築師肯德里克·班斯·凱洛格所設計,教堂是為了紀念內村勘三(1861-1930)而建造的,他是日本一位重要的基督教傳教士和作家。他創立了非教會運動,倡導信仰的本質超越物質結構,主張教堂不限於一棟建築,而是可以存在於任何人們可選擇祈禱的地方。這個理念亦因而體現在教堂的設計中,教堂避免使用十字架等傳統宗教符號,而是注重石頭、光和水等自然元素。
雖然過去我也曾到訪石之教堂,但每次都是過門而不能入,只能在外圍拍拍照。今次卻大不同,教堂竟然大開中門相迎,才踏入教堂,我完全被眼前的建築和氛圍所震撼。
整座石之教堂是由低至高的拱型石排組建而成,石柱之間以透光的玻璃相間。教堂的講壇,花架和燭台,長椅,均以厚木製造。聖壇上另立一道石牆,而壇前有3級石梯,寫著:
OUR FATHER IN HEAVEN
HALLOW BE THY NAME
THY KINGDOM COME
THY WILL BE ONE
聖壇的背面是一大片玻璃,將外面的樹和陽光完全引入教堂,與聖壇渾然一體,盡顯造物的榮美,自然和明亮,與石梯的幾行字互為和應。
教堂兩邊各有5排木製長椅,兩側的石牆種了蔓生綠蘿和蕨類植物,流水在植物之間淌漾,置身其中,聽著涓涓的水聲,就是說不出的感動。心裡不由得感謝讚美創造天地萬物的主,讓自然配合得如此和諧而美妙,亦讓我置身當中與祂親近,看見平日所看不見的。
教堂內不能拍攝,故只能將烙印心中的印象用文字記下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