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獨有偶,香港住宅物業價格由高位下跌的形態,極似當年日本東京物業價格的跌勢,
我們當然不知往後的變化是否相同,畢竟影響這兩個城市樓價的因素全然不同,但很多時我們就𣎴得不相信一點哲學,事物發展往往有共通性;也許,兩地不同的因素,為的就是要造就相同的樓價走勢圖。
日本自1985年廣場協議後,日元持續升值,外資不斷擁入,製造了樓股泡沫,日本東京樓市第一個高位在1988年,當時物業炒賣嚴重,迫得東京政府要向極短期物業轉手交易徵收重稅,由是樓市開始回調,但又極速回升,攀升至另一個高峯,到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爆時,東京樓價處於歷史上最高點。
還記得,東京樓市這兩個高點,我正在大學專修經濟學,看著日本經濟情態這麼刺激,蔚為奇觀,其後再旁看著日本失去的十年,教我知道,凡物必有週期。
香港住宅樓市亦有這樣的雙頂,首個在2019,第二個則在2022,也是雙頂後開始急跌。
既然兩個城市在樓市方面物極而衰頗相似,我們就不妨多參巧一下東京住宅樓價的走勢,來推斷港樓價的變化。
東京樓市自1991年開始,急劇下滑,至1993年,無巧不成話,跌幅又是三成多,然後有一段橫行日子,約2年多,往後就再逐跌。
港樓過去兩年多,也是跌了三成多,然後在這階段橫行…….
我驚訝兩者的相似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