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 - DSE中文科範文 - DSE中文科

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 - DSE中文科範文

· · 專欄: DSE中文科

活著離不開學習,我們自出娘胎,就開始不斷有形或無形地在上課,所謂「活到老,學到老」,终此一生,學習是必須的,只是多與少的問題。然而,科技的進步,倒令我們學習的形式有所變革,互聯網的盛行,令我們足不出户,也能眼界大開,增廣見識,促使學習更為個人化。由此,時下有些人,對古人所提「獨學而無友,則孤陋而寡聞」之看法,漸有質疑。於我而言,倒認為朋友間在學問上的切磋砥礪,縱使科技進步如何令獨學成效提高,但與前者的相比,仍無可媲美。

從知識的廣闊度而言,獨學只囿於一己之見,總不及朋友分享各自的人生體驗,視野來得擴闊。正所謂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」,這正正指出朋友的指導極為重要,一人的學習,取向極容易出現偏執,以致思想鑽入牛角尖,此時若有朋友加以解難,從他們各自的人生經歷提出新角度或見解,大有機會令學習者豁然開朗,茅塞頓開。這方面,任地互聯網所包含的内容有多廣泛,只因是被動式的供學習者瀏覽,容易因循某些固定框架進行探索,無法像同儕般能主動提出看法,互相啓發。

倘若我們認為從線上也能默默地學曉很多,還請留意,過程中往往也牽涉朋友,只是他們的表現形式不同,由實體經濟轉在虚擬世界去助你學習。現代科技的發達,令我們跟朋友有更多時間作出聯繫,又或認識更多的朋友,從而使我們全天候學習,懂得更多。究其實,我們未嘗依賴多了獨學這種學習模式,這樣只會令識見愈來愈狹獈。我國萬世師表孔子曾談及益友有三,其中一種是「友多聞」,由此可見,朋友跟個人的廣博學習是息息相關的。

從知識的深入度而言,獨學欠缺互動,難以建立深厚的學養。天下間的學問,很少是不辯自明的,正所謂「真理愈辯愈明」,當中需要持續的思辨才能貫通。這方面,獨學欠缺別人的提問和質疑,便無法進行反覆的辯證,深湛的學問便難成。每年的諾貝爾獎得主,在分享他們的獲獎殊榮時,必定會提及好友同儕的共同努力,感謝他們的一起研究。由此可見,即使一個人如何的才高八斗,也需要旁人的批語,再加以討論,才能得出大學問。

再者,與朋友相學,是一種很大的精神支持。追求學問是一條極孤單的路。獨學時,我們不免有時心志軟弱,萌生放棄之念。然而,我們一旦有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互相勉勵,彼此鞭策,便能堅持下去。做學問是需要共鳴的,孔子亦曾因「吾道不孤」而感欣慰。德國大思想家馬克斯能寫下「資本論」這本對後世影響甚大的政治學鉅著,多少也受恩於其好友恩格斯從旁的支持和勉勵。這份無形的互勉力量,從獨學中是無法支取的。

獨學也帶出不良的學習心態,其學習方法過於個人主義,容易自以為是,目空別人之意見。試問在這樣的學習情懷下,我們又怎能「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」呢?唯有與友共學,才能令自己胸襟廣闊,樂於採纳別人的意見,坦誠面對自己的學習失誤。這種胸襟,才會開闊我們的視野,令我們對世界懂得更深更廣。

學習的本質是要了解世事,由此,我們要多親近世情親近別人才能收效,才可以令自己的學識淵博起來。我們實不應亦不能孤立自己來學習,這樣只會偏激地走進死胡同,更不符合現代學習生活的求變求新之精神。無論時代巨輪怎麼的向前進發,無論科技如何帶來自修的方便,「獨學」始终不及「眾學」,因為學習的骨子從未改變,是互為啓發。

1 likes

推薦文章

夏至養生湯水推介(四款咸湯)- Mark哥醫師

夏至養生湯水推介(四款咸湯)- Mark哥醫師

6月21日,迎來節氣「夏至」。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個節氣。夏至這天,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,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。故夏至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的時節。但同時夏至也是「陰陽爭,死生分…

坊間常見生熟薏米,兩者有何分別?如何用得其所你要知!- Mark哥醫師

坊間常見生熟薏米,兩者有何分別?如何用得其所你要知!- Mark哥醫師

版主轉來讀者問題,查詢其㷛湯材料中的薏米,究竟是用生薏米還是熟薏米好呢? 讀者有這問題,是因為他/她不掌握生、熟薏米的分別和功效,看完本文簡單的介紹後,他/她應該可以清楚明白它們的分別和作用,…

聽說甚麼東西通通也可回收!—— 北海道旭川車站二手商場Big Ban(ビッグバン)

聽說甚麼東西通通也可回收!—— 北海道旭川車站二手商場Big Ban(ビッグバン)

雖然「2nd street」快來香港,多了逛街的地方大家當然開心囉!但為人詬病的是,2nd street收二手衫收得好平,我朋友試過全新童裝回收價也是100円,有些新淨但無牌子的衫,收5円10円亦不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