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海皇粥店突然宣布全線結業後,又傳「鴻星飲食集團」即將自願清盤,有關集團當然加以否認,但若財政穩健,又怎會多個舖位出現多月欠租的情況?就連新地亦加入追租的行列,這樣的消息壓力下,無事都變有事,尤其是這些連鎖式經營,一蝕就多間蝕,一間一個月蝕100萬,十間就千萬,一年就一億有多!
無生意時,唔好話千萬,幾萬都搵唔到,企業要倒閉,話都無咁易!羅馬非一天可建成,但可以一晚就塌下來。企業老闆一轉念,認為無可能再頂下去,明早就即時結業!
做生意,有時真唔到你觀望多一陣,可能是你個人命格,亦可能是經濟大勢所趨,要無起生意上嚟,真係可以好嚇人,你唔及時抽身,會被拖累得永不見人生。
我自己就曾經歷過兩次這種思危,一次是高考轉制到DSE,我意識到補習這產業將好景不再,決定立時收縮,當時同事和老師想說服我,說當下生意仍不差呢!?為何不觀望多一段日子才作決定。我思前想後,最終認為一旦拖拉收缩決定,成本不菲,那時月租十萬左右,若無學生,一年怎交百多萬租!?過去賺既都要嘔返出嚟,所以我陸續不再續租,離開我經營了十多年數層的太子大生大廈,高峯期我租了這幢大廈五層,那時有個想上位的Econ 老師,見我甩一層他就租我那一層,大有欲取代我在那大廈經營Econ補習之勢,我那時心想:「真係你要死唔比你死咩!」
結果,他經營多層不夠一年,要撻租離去。
第二次是我經營日系時裝,本來幹得不錯,直迫當時的龍頭店子,但我看到那時流動科技發展一日千里,網購勢如破竹,我又是即時決定再不經營下去。
兩年後的某個早上,分別有兩位舊同事傳訊息給我,告訴我有報導,那間龍頭公司欠租欠人工要走佬!說我走得及時。
這兩次雖能光榮結業沒欠街數,但經驗更寶貴,教我明白,做生意其實好凶險,稍稍在決策上有所延誤,隨時沒頂,永不翻身!只因你任何經營,都有很多成本是要簽長約的,舖位固然要簽兩年,就是當時補習用的影印機,也要5年約,一旦簽定,然後隨即突無生意,你咪話唔腳軟!
你可能會話,有無咁易無生意!?對呀!過去的香港經濟,數十年來總的來說都是走上,很多經營者都試過死裏逃生,每次生意下跌時又因經濟強力復甦而反彈上來,我高考廿年補習都試過三次危機,但都否極泰來,且更上一層樓。
企業經歷過幾次這種際遇後,膽子就大,不識死,認為最終必定跟過往般可守過去,但今時不同往日,香港已進入另一個長期經濟態勢,這種樂觀思維,極其危險,不要說生意能否守得住,自保也隨時出現問題。
當下,已愈來愈多經營者意識到這「觀望」所帶來的殺傷力,根本無得守,寧見好即收,紛紛「光榮」結業,特別是一些老字號,還望給社會一個美好的集體回憶。
因為這種思危心態已漸趨普遍,未來的商舖價值,會跌得更低,我估計由高位跌足9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