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一直認為,港元穩定幣以及日後人民幣穩定幣的發行,有利銀行業務的擴張,所以可儲些銀行股,包括匯豐、中銀香港和建行等等,好讓日後股價攀升而沽出。
然而,最近傳出中央監管機構要求暫緩或停止部分加密貨幣和穩定幣業務,特別是叫停實物資產(RWA)代幣化業務試點。有舊生問我是否有需要調整以上「儲貨」的策略。
我認為儲貨方向不用變,只是步伐可放緩些。
個人觀點,是次中央出手冷卻虛擬資產的發展,全因實物資產的代幣化(RWA)易生亂象。其實,這種代幣化本質就是將資產打包「證券化」,只是,今回不是以上十多年的「理財產品」形態出現,而是美其名將資產上區塊鏈,然後出「代幣」,但兩者如出一轍,背後的風險就是上鏈後的資產,仍可以最終一文不值,那相關代幣的價值亦會化為烏有。
最近有隻美股Robinhood,將open AI 股權(未上市的,只是私人擁有)打包上鏈出代幣,openAI 執行長得知後即出聲明劃清界線,表明不承認這些代幣,你就知道,這種代幣極易出「老千局」。
故此,是次中國證監會(CSRC)要求暫停涉及實物資產的代幣化業務試點, 我認為是當局擔怕RWA 發展一發不可收拾,故出手冷卻之。
至於穩定幣的推進,是國家長期的金融佈局,實與科技佈局平衡發展,並以此抗衡美元霸權;但茲事體大,不得不謹慎,故此推進過程中有多翻暫緩來審視情勢,絕對是正常之舉措。
畢竟,穩定幣必須經監管機構批準才可發行,風險可控;但RWA 卻不用,正是之風險所在,兩者不能混為一談。
所以,我認為穩定幣的發行,仍在推進中。
有閒錢,就入些銀行股儲貨囉!更何況,銀行股有股息收,不愁沒回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