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售是每一個城市的重要商業板塊,若經濟結構有所改變,最多也是零售板塊中某些產業有變動,譬如智能電話的出現,淘汰了傳呼機服務;然而,當下的香港轉型,每天的報導極不尋常,像告訴你,香港以後再無零售,將要消失整整一個重要板塊。
試問內地那一個城市,會像香港般天天均有零售店結業?整個板塊像完全無力起死回生般,絕不尋常。
當下,不是某某家品零售連鎖店如日本城或實惠關閉分店,就是超市如惠康百佳萬靈要收縮,日資百貨AEON今年3月公佈的業績,淨虧損達3.38億元,於是在本月就結束了3間Living Plaza及1間DAISO分店的營運。更多的食肆報導,告知我們當下香港的飲食業,根本已沒有晚市可言;晚市,是所有食肆的最主要營業額來源,晚上沒有這輪生意,成個飲食業都可以摺埋。
若說很多生意搬了上網做,我知道,但請你看看王維基近月的面色,就知道HKTV Mall的生意幾難做!其公司股價,由疫症時的高位,跌到現在只得剩一成,相當慘烈。
成個城市,無理由京東做哂啩!咁好唔健康啫!但香港的消費力真的萎縮到只容得一間半間稍稍具規模的網店。
內地人來香港,根本無野好買,因為香港而家零售賣既野,根本全是內地來,那用買!零售好就奇!
香港真的不能只依賴金融板塊,這極危險,一旦出現環球金融風暴,整個香港經濟就真淪陷。
香港政府也知這問題,嘗試發展夜經濟,但不得要領,效果甚差,唯有見步行步……
昔日的百花齊放的香港經濟,不知何時丟失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