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未來兩三年比特幣、美股和港股輪流炒上,資金會靠攏集結在這些資產,我相信港樓開始進入一段漫長的穩定期,
想住宅物業大升,沒可能,因難有大炒勢出現。既然資金有好去處大炒特炒,大家就更不願將資金長期鎖死於物業內,物業的流動性不高,若要來應對𣊬間萬變的加密貨幣和股票市場,定必眼巴巴看著賺錢機會流失,執輸行頭慘過敗家,悔之晚矣是必然。
而且,中美也推穩定幣,穩定幣本身是炒不上的,它的價值是跟某法幣固定掛鈎的,但它增加了加密社區的資金流動性,有政府背書和監管,就有更多人入手穩定幣,然後轉購加密貨幣,勢必推動短期該市場的炒賣,這麽的超短炒!你有資金都不會困在定期存款或長期物業投資中,好讓資金調動具一定的極速靈活性。
比特幣要大幅炒上,三個月就夠,股市就半年,你存個半年銀行定期都足以令你見財化水,望門興嘆,更何況走去買物業,是自困資金狠保本,不求財富增值。
所以,未來三四年,香港住宅物業難有大升機會。
大跌呢?亦難!始終香港在各方面已成為成熟的跳板(特別是留學或資金過渡),短期性的三四年要住下來,有一定的需要,就撐起了租值,可觀的租金回報率必然頂住樓價,除卻一些零星急要錢需賤賣物業的個案外,大多業主都不會甘心劈價求售。加上隨著一波一波的結業潮過去,商用物業亦跌到盡,最壞的情況已過去,急售物業的個案亦會減少,住宅物業價格就更有支持。
正因如此,我看不到樓市未來三數年有大跌大升的可能。
你可能會問:那三四年後呢?
天曉得!不過,我認為,即使有顯著的下跌,這些跌幅都「有仇報」,可以回升上來。
最「沒仇報」的是由歷史高位所跌那三成,真係今生來世都未必見到家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