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樓市這幾年,網上有很多看法,睇好又有,睇唔好當然亦有。這些觀點,往往包含了發表意見者的立場,譬如施永青,我一向欣賞他的敢言,但他近一年對樓市的分析,我不敢恭維,鮮明地有自己的利益立場,他曾說特朗普對中國的禁制措施未如預期般厲害,香港樓價有望上揚…….
試問香港樓市這幾年下跌,跟特朗普這因素有幾密切關係呢!更何況,就當樓市有一定的需求增加,但今年頭半年發展商要推的新單位至少也有六七千伙,相互抵銷下,何來有動力令樓價上升,特別是二手樓市道,只會持續疲弱。
事實上,一手樓亦沒有很大的加價空間,前一段日子會德豐與港鐵合作的康城站「GRAND SEASONS」,失心瘋加價到14800一呎左右,首日只售出21個單位,佔首批推出的138個單位的15%,銷情認真慘淡。
香港樓市因供應過剩,要經歷漫長的低谷期,愈漫長,跌幅就會愈持續,你看日本那失去的三十年,將明明要供三代的物業價格,跌到幾近一百萬港紙就可以買一間東京部屋,你就明白,樓市的漫長低谷期,跌幅可以遠超你想像。
樓市去年只是少數賣買個案由高位劈四成,但到當下,劈四成已成普遍現象了。今天,若你居然肯買入劈少於四成的樓盤,那物業必定有獨特之處,是你的心頭好。
現在又開始出現零星個案劈五成,若勢頭這樣下去,明年就是普遍現象。現時,樓房均價已回落至2016年水平,再過一年,就要到2012年水位,若這樣推想,約在2027至2028年,就幾近回到廿年前價位,我認為這該是觸底價。
若住屋需求這幾年仍依舊,租金沒有太大上落(甚至有升),兩年後的物業回報率就不太低,對樓價就有一定的承托力。
你會說,當然有承托力啦!跌多2年,樓價由高峯期幾近跌了六至七成,咁平!總有人買來自住吧!
對呀!這是市場規律,一樣資產,有實質價值,熱炒時至少有六成是炒賣價值,即所謂「泡沫」,人人皆棄時,就可以跌足六至七成,回歸到它應有的踏實價值。
特別是長期處於炒賣的香港樓房,樓價一直也偏高,特別是上十多年,樓房直情貴到無譜,如今市道出現顯著的降級,樓價跌勢就極不饒人!
要注意的是,觸抵未必即時反彈,我看樓市還要待在底部多幾年,才有回升的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