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常說,不要被主流YouTubers 報悲不報喜所影響,以為香港仍在冧!冧!冧!生有時、死有時、天塌亦有盡時,香港經濟觸底𢜒來愈明顯,我們要積極向前,面向新機遇!
我認為觸底,有兩個原因:
1) 商舖業主面對現實,願劈租,這是關鍵,甚麼生意都好,舖租貴就無得做,商用單位租平就有搞活經濟的神效。近幾日,我見尖沙咀柏麗大道開始多新店進駐,吉舖開始減少,挾公仔店的數目亦見收縮,這絕對是一個經濟寒暑表,告訴我們香港似捱過了谷底。
當然,這不是說在香港做實體生意開始好做,仍艱難,始終香港已轉型為一個中國的金融城市,城市之間自然演變的分工下,香港再不是做實舖生意的好地方,不易賺大錢。不過,你做整個中國的生意,在香港插旗開分店是必須的,這處始終是面向世界的一度大扇門;所以,一旦平租,總有國內與及國外連鎖企業來開分店。
真的,若想在香港創業,你不該由實舖起步,蝕死你!這𥚃已不是個體戶創實業的天堂。
2) 住宅樓價已穩下來,甚至有微升,這很重要。近一兩年我不太喜歡施永青的言論,覺得太偏頗,但他有個看法是對的,就是香港住宅物業價穩,絕對有正面的財富效果;換言之,當下很多香港人的財富保住了,仍然富貴,那整個大市行情就唔會差得去邊。
亦正因如此,香港的財富管理服務依然有強大需求 ,特別來自國內。香港,始終以前是國際金融中心,就是現在有點褪色,仍不失為一個耀眼的金融城市,這方面的生意仍有得大做,加上港元穩定幣發行在即,將帶來更多的金融商機,會進一步推動銀行金融業。
你見當下香港的銀行,正在忙於做撥備,是好現象;亦即銀行正在埋尾,將過往十多年產生的壞帳,好醜都了結下來,然後從新上路。
真的,銀行業現正進行的壞帳撥備和內部架構的整頓,除了是經濟見底的兆頭外,更是銀行股的「特價」時段,是入手的好時機。
香港經濟似要從底位回升,加上香港已轉型為金融城市,未來一兩年,港股將造好,特別是金融板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