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解釋以下文句中的粗體字,並把答案寫在橫線上。
1._不仁者,不可以久處約。《論仁、論君子、論孝》 約:__
2_君子不重則不威:學則不固。《論仁、論君子、論孝》 威:__
3_非不呺然大也,吾為其無用而掊之。《逍遙遊》 掊:__
4_有如此之勢,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。《六國論》 劫:__
5_乍暖還寒時候,最難將息。《聲聲慢•秋情》 息:__
6_所欲有甚於生者,故不為苟得也。 《聲聲慢•秋情》 苟:_______
7_君子生非異也。 《勤學》 異:__
8_秦貪,負其彊。 《廉噸藺相如列傳》 彊:__
9_薄暮冥冥,虎嘯猿啼。《岳陽樓記》 薄:__
10_先帝不以臣卑鄙,猥自枉屈,三顧臣於草廬之中。《出師表》猥:__
11_生事之以禮;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《論仁論孝論君子》 事:__
12_東西跳梁,不辟高下。《逍遙遊》 辟:__
13_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!《出師表》 誠:__
14_若無興德之言,則責攸之、禕、允等之慢。 《出師表》 慢:__
15_余嘉其能行古道。 《師說》 嘉:__
16_嘑爾而與之,行道之人弗受。 《魚我所欲也》 嘑:__
17_君子曰:學不可以已。《勤學》 已:__
18_位在廉頗之右。 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右:__
19_焚茅茷,窮山之高而止。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窮:__
20_奉之彌繁,侵之愈急。 《六國論》 彌:__
21_回雖不敏,請事斯語矣。 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 斯:__
22_剖之以為瓢,則瓠落無所容。 《逍遙遊》 容:__
23_欲予秦,秦城恐不可得,徒見欺。 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徒:__
24_秦貪,負其彊 ,以空言求璧。 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負:__
25_微斯人,吾誰與歸! 《岳陽樓記》 微:__
26_人間如夢,一尊還酹江月。 《念奴嬌•赤壁懷古》 酹:__
27_引觴滿酌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酌:__
28_思厥先祖父 《六國論》 厥:__
29_東風夜放花千樹 《青玉案•元夕》 放:__
30_外與天際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與:__
31_不如須臾之所學的也。 《勸學》 須臾:______
32_左右欲刄相如,相如張目叱之,左右皆靡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靡:__
33_相期邈雲漢。 《月下獨酌》 邈:__
34_屬予以作文以記之。 《岳陽樓記》 屬:__
35_君子坦蕩蕩,小人長戚戚。 《論仁丶論孝丶論君子》 戚:__
36_宋人有善為不龜手之藥者。 《逍遙遊》 龜:__
37_本直中繩,輮以為輪。 《勸學》 輮:__
38_自余為僇人,居是州,恆惴慄。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僇:__
39_小學而大遺,吾未見其明也。 《師説》 遺:__
40_意有所極,夢亦同趣。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趣:__
41_望西山,始指異之。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始:__
42_月既不解飲,影徒隨我身。 《月下獨酌》 解 :___
43_這次第,怎一箇愁字了得。 《聲聲慢·秋情》 次第:______
44_左右欲刃相如。 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刃:__
45_吾嘗跂而望矣,不如登高之博見也。 《勸學》 博:__
46_今一朝而鬻技百金。 《逍遙遊》 鬻:__
47__大王見臣列觀,禮節甚倨。 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倨:__
48_眾裏尋他百度。 《青玉案 ·元夕》 度:__
49_假輿馬者,非利足也。 《勸學》 利:__
50_假舟楫者,非能水也,而絕江河 。 《勸學》 絕:__
51_我樹之成而實五石。 《逍遙遊》 樹:__
52_覺而起,起而歸。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覺:__
53_當與秦相較,或未易量。 《六國論》 當:__
54_而或長煙一空。 《岳陽樓記》 空:__
55_事父母幾諫。 《論仁、論孝、論君子》 幾:__
56_笑語盈盈暗香去。 《青玉案·元夕》 去:__
57_萬方多難此登臨。《登樓》 臨:__
58_月既不解飲。 《月下獨酌》 既:__
59_君子義以為質,禮以行之,孫以出之,信以成之。 《論君子》 孫:__
60_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 《出師表》 陟:__
61_陟罰臧否,不宜異同。 《出師表》 否:__
62_知吾嚮之未始遊,遊於是乎始。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嚮:__
63_駑馬十駕,功在不捨。 《荀子·勸學》 駑:__
64_惠子謂莊子曰:「魏王貽我大瓠之種……」 《莊子·逍遙遊》 貽:__
65_聖人無常師。 《師說》 常:__
66_故木受繩則直,金就礪則利用。 《勸學》 就:__
67_相如持其璧睨本主,欲以撃柱。 睨:__
68_斯人,吾誰與歸。《岳陽樓記》 歸:__
69_蹴爾而與人,乞人不屑也。 《魚我所欲也》 蹴:__
70_過則勿憚改。 《論仁丶論孝丶論君子》 憚:__
71_子獨不見狸狌乎? 《逍遙遊》 獨:__
72_怎敵他,晚來風急。 《聲聲慢·秋情》 敵:_______
73_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。 《魚我所欲也》 辯:_______
74_引觴滿酌,頹然就醉。 《聲聲慢·秋情》 引:_______
75_至丹以荊卿為計,始速禍焉。 《六國論》 速:_______
76_東風夜放花千樹,更吹落,星如雨。 《青玉案·元夕》 星:_______
77_官盛則近諛。 《師說》 諛:_______
78_蓋失強援,不能獨完。 《六國論》 完:_______
79_其隟也,則施施而行,漫漫而遊。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隟:_______
80_鄕為身死而不受。 《魚我所欲也》 郷:_______
81_不拘於時,學於余。 《師說》 時:_______
82_臣願奉璧往使。 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奉:_______
83_無友不如己者。 《論仁丶論孝丶論君子》 友:_______
84_萬鐘於我何加焉? 《魚我所欲也》 加:_______
85_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。 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孰:_______
86_受命以來,夙夜憂歎,恐託付不效,以傷先帝之明。《出師表》夙:______
87_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。 《魚我所欲也》 得:______
88_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,曲在趙。 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曲:______
89_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,實不可得。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度:______
90_句讀之不知,惑之不解,或師焉,或不焉。 師說》 師:______
91_日與其徒上高山,入深林,窮回溪。 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回:_____
92_然後知吾向之未始遊,遊於是乎始。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 向:_____
93_越明年,政通人和,百廢具興。 《岳陽樓記》 具:_____
94_隨意春芳歇。 《山居秋暝》 歇:_____
95_暫伴月將影,行樂須及春。 《月下獨酌》 將:_____
96_子孫視之不甚惜,舉以予人,如棄草芥。 《六國論》 舉:_____
97_卑身而伏,以候敖者。 《逍遙遊》 卑:_____
98._臨表涕零,不知所言。 《出師表》 零:_____
99_相如奉璧奏秦王。 《廉頗藺相如列傳》 奏:____
100_先帝不以臣卑鄙。 《出師表》 鄙:_____
答案 :
1_窮困
2_威儀
3_打破
4_脅迫
5_休息/保養
6_隨便
7_不同
8_強大
9_迫近
10_降低/委屈
11_侍奉
12_避開
13_確實
14_怠惰
15_讚許
16_怒聲
17_停止
18_之上
19_盡/走遍
20_更加
21_這/此
22_容納/安置
23_白白/枉然
24_仗恃/憑恃
25_沒有/無
26_莊重地把酒洒在地上
27_酒杯
28_他的/他們的
29_綻放/開放
30_這樣
31_片刻/一會兒
32_退卻/避開
33_遙遠
34_囑咐/請託
35_憂愁/煩惱
36_龜裂/破裂
37_扭曲/折彎
38_罪人/犯人
39_捨棄/遺棄
40_趨向/前往
41_才
42_懂得
43_情形/光景
44_殺/用力殺
45_廣闊
46_賣
47_傲慢
48_次/回
49_善於
50_橫渡
51_種植
52_睡醒
53_假使/假若
54_消散
55_輕微/委婉
56_走過
57_從上向下看
58_已經
59_謙遜
60_晉升/升遷
61_批評/責備
62_從前/過往
63_劣質/低劣
64_贈送/送給
65_固定
66_接近/靠近
67_斜視
68_依歸
69_踏
70_害怕/畏懼
71_偏偏
72_抵擋/對付
73_辨別
74_取
75_招致
76_煙花/燈
77_諂媚/巴结
78_完整
79_閒暇時間
80_從前/以往
81_時俗
82_捧
83_結交
84_好處
85_仔細/詳細
86_早上
87_感激
88_理虧
89_估計/推測
90_請教老師
91_迂迥的/曲折的
92_以前/從前
93_全部
94_凋謝
95_與/和
96_全部
97_彎下/低俯
98_落下
99_進獻/獻上
100_見識淺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