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
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家傳「夏季養心秘笈」,與你分享(下)- Mark 哥醫師 - Mark哥醫師

家傳「夏季養心秘笈」,與你分享(下)- Mark 哥醫師

· · 專欄: Mark哥醫師

夏季調養以養心為重,筆者於此繼續簡單歸納家傳的中醫夏季養心秘笈和實踐方法,繼之前所說「一覺、二瓜」後,續和大家分享「三湯、四穴」。

所謂「三湯」,說的是在夏季多喝「中藥茶」,以養心清暑熱。

夏季炎熱,人體的鉀元素及其他微量元素隨汗液流失,所以很多人常調配一些簡單的「中藥茶」,既能清熱解暑,還可養心安神; 更可補充流失的鉀及其他微幅量元素。

(1)三葉茶

方法:

取荷葉、竹葉、薄荷葉各3克~5克,或者任選其中一種(荷葉、竹葉用5克~10克,薄荷葉5克)泡茶喝。

該茶味微苦,有清心火、養心和消暑的作用,特別適合夏天養心清暑。

(2)菊麥養生茶 (見上主題圖)

方法:

10朵雪菊,10粒麥冬,20克炒麥芽,每天用開水沖沏這三味中藥,代茶飲用即可。

該茶藥性平和,適宜夏天心火旺者。

(3) 藕粉羹

方法:

藕粉加適量清水調成糊,用沸水沖成糊粥狀後,加入少許白糖調味。

藕粉有清熱涼血、健脾開胃的作用。喝點藕粉羹可消暑、祛心火,特別適合夏季睡眠不佳者。

所謂「四穴」,說的是在夏季多按摩養心的穴位,我們可提升我們在夏季的心臟健康。

我的家傳中醫夏季養心秘笈的「四穴」是指「內關、少府、天泉」外,再按情況配加一相關養心穴位。

前三穴在我的《穴位養生- 常刺激心包經和常按「養心穴位」對心贜有益》文章中已詳述,這裡便不重複了,有興趣的讀者可找回該文章閱讀。

然後按身體狀況另配一相關養心穴位,一般我推介上肢的穴道,因易於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覺中進行保健養生。它們是:

(1)膻中穴(胸部前正中線,兩乳頭連線中點),取其舒緩夏季胸悶、氣短、心悸,和降低心腦血管緊張度。

(2)神門穴( 腕部,腕掌側橫紋尺側端,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),取其緩解心煩、失眠、健忘,調節心火過旺導致的情緒躁動,和改善夏季的心胸脅痛。

(3) 勞宮穴(掌心第2、3掌骨間,握拳時中指尖所指處),取其能促心贜血液循環,解心慌、手心發熱、口舌生瘡等心火亢盛症狀。

(4)大陵穴(腕掌橫紋中點,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),取其清心寧神 ,緩解夏季心煩、口臭、胃火擾心導致的失眠之效。

1 likes

推薦文章

中國新疆的盤龍古道

中國新疆的盤龍古道

盤龍古道是位於新疆喀什地區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的一條公路,以其壯觀的彎道和險峻的地勢而聞名,被譽為「高原天路」。 這條公路全長約36公里,卻擁有超過600個彎道,其中不乏180度的髮夾彎,從空中俯…

白木耳(雪耳)、木耳(白背木耳)和黑木耳(雲耳)的食療食譜推介-Mark哥醫師

白木耳(雪耳)、木耳(白背木耳)和黑木耳(雲耳)的食療食譜推介-Mark哥醫師

(一)雪耳無花果杏仁瘦肉湯 材料: 雪耳15克,無花果5枚,南北杏各10克,蜜棗1枚,瘦肉適量 製法: 1. 瘦肉汆水切件,雪耳浸水,其餘材料洗淨。 2. 將所有材料放…

穴位養生_ 工作時疲倦欲睡怎麽辦?按摩「後谿穴」(也稱「後溪穴」)可以提振陽氣,解除疲勞 - Mark哥醫師

穴位養生_ 工作時疲倦欲睡怎麽辦?按摩「後谿穴」(也稱「後溪穴」)可以提振陽氣,解除疲勞 - Mark哥醫師

如果我們感覺身體容易懶洋洋,昏昏欲睡,那麼,適當的運動是提振陽氣、擺脫易倦欲睡的好方法。所謂動則生陽,運動前記得要注意熱身、循序漸進。 按「後谿穴」提振陽氣、解除疲勞 如果我們的疲倦感特…

留言 (0)

還沒有留言,成為第一個留言的人吧!

發表留言

您必須登入才能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