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MADMEDIA 網誌

回前頁
節氣養生_ 春分之去濕湯水推介- Mark哥醫帥

節氣養生_ 春分之去濕湯水推介- Mark哥醫帥

四月 28, 2025

剛踏入春分,在二十四氣節中春分時節天氣慢慢轉暖,雨水相對增多,而且空氣非常潮濕。

「濕」除室外環境,身體的「濕」影響更大,包括身體困倦乏力、頭身重墜、提不起神、食慾不振、大便不成形等,這便是中醫常說的「濕症」症狀。因此,去濕食療及湯水就顯得相當重要。

天氣陰翳濕熱,時晴時雨,相對濕度徘徊在90%以上,令傷風咳嗽、猩紅熱、腸胃炎及肝炎等疾病肆虐。

大家想增強抵抗力,除可保持恆常運動的習慣,「三多三少」的飲食原則,亦是有效預防春天疾病法則。

五味入五臟 辛入肺甜入脾

春天的飲食原則是「三多三少」,三多包括多點吃少許甜、多喝多水份的東西(例如:湯水及水果等)和多吃蔬菜。三少包括少吃酸、油膩(例如:煎炸食物)和生冷(例如:魚生沙律)。

中國醫學著作《黃帝內經·素問》第二十三篇文章《 宣明五氣篇 》中記載,食物分為酸、辛、苦、鹹、甜五味。五味對應五臟,包括「酸入肝」、「辛入肺」、「苦入心」、「鹹入腎」、「甜入脾」。中醫認為,甜食在五行中屬土,而春天及夏天分別屬木及屬火。如果日常飲食中添一點不太甜的甜食,便可達至「土生木」及「木生火」等五行相生的效果,有助身體機能平衡。中醫認為酸味雖可促進食慾,具健脾開胃作用,但進食過量酸味食物反而會影響脾胃,不僅有增加腸胃不適機會,更有可能引致消化功能紊亂。

春夏交替時,如在飲食上加入輕微辛辣食物,其實有助袪濕驅風。

以下給大家推介七款時令湯水,男女老幼皆宜,可以飲足一星期七天,天天不同款,絕不枯燥乏味。

時令湯水推介:

1)扁豆赤小豆淮山薏米茨實煲瘦肉:可選豬(月展)或鰂魚,均具健脾袪濕功效。

2) 雞骨草煲豬橫脷:藥性平和,有健脾胃、助消化及解渴功用。

3) 皮蛋芫茜魚片湯:對風寒外感、食慾不振及消化不良有幫助。

4 )夏枯草紅蘿蔔煲鰂魚:可清肝熱之餘,亦有退黃疸療效。

5)白蘿蔔煲鰂魚:開胃消滯之餘,亦有效增強抵抗力。

6)胡椒豬肚湯:具溫中健脾功效,尤其適合胃寒人士。

7)胡椒根煲水蛇:有效治療風寒型風濕關節炎、類風濕關節炎及中風後半身不遂。

0 likes

Recommended Posts

唔係發展商開價低過建築成本就「抵買」
唔係發展商開價低過建築成本就「抵買」

近日新鴻基的西沙新盤熱賣,原因當然是開價相當克制,咁買家計過條數,比得起三四成綽綽有餘,可買嚟住或收租,就入市;加上新鴻基盤向來優質,d房唔會窄到貓住都想跳樓死,貨真價實,所以,不乏港人和內地買家追…

Read More
但願有生之年不會看到第三次世界大戰
但願有生之年不會看到第三次世界大戰

記得約廿年前,我曾寫過一篇「救濟經濟學」,認為當一地發生天災如地震海嘯等等,嚴重波及民生時,別國特別是鄰國會積極提供援助,這並非出於他們的善心,而是存在私心的。 這些鄰國明白,若受難之地民不聊…

Read More
減肥塑身-給大家推介低GI食物「玉米」 - Mark哥醫師
減肥塑身-給大家推介低GI食物「玉米」 - Mark哥醫師

果實飽滿且外表黃澄澄的玉米吃起來香甜可口,除了直接蒸來吃,更是炒菜時的最佳搭配。玉米除了好吃,還有豐富的營養價值,可以說是五穀根莖類的第1名。 吃1根大約等於8分滿的飯量,因此可以做為主食並代…

Read More

Comments

No comments yet. Be the first to comment!

Leave a Comment

You must log in to leave a comment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