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6月5日至7日,太陽到達黃經75°時,是芒種節氣,它是二十四節氣中唯一直接指導農事活動的節氣。天氣漸熱、白晝漸長,有芒的麥子快收,有芒的稻子可種,因諧音「忙種」而得名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「五月節,謂有芒之種穀可農作物種矣。」芒種是「三夏」的農忙高潮,「三夏」農忙即忙於夏收、夏種和夏管。“春爭日,夏爭時”,“爭時”就是這個忙碌時節的寫照。芒種在小滿和夏至之間,是處在轉折期的節氣。
芒種的意思是代表最適合播種有芒的穀類農作物的時間,是農民的播種、下田最為繁忙的時機。
2024年芒種的日子是 6月5日。
芒種的氣候特點:
芒種是開始進入梅雨時節,空氣潮濕,天氣悶熱,容易滋生蚊蟲。
濕熱之氣到處彌漫,濕性重濁,易傷腎氣、困腸胃,使人感到食慾不振,精神困倦。
芒種的生活養生:
-
順應晝長夜短的季節特點,晚睡早起。
-
間中曬曬太陽,自制日陽浴,吸取陽氣,利於氣血運行。
-
保持愉快心情,使氣機宣暢。
-
中午最好小睡一會,以解疲勞。
-
天熱出汗多,衣服要勤於洗換,要「汗出不見濕」。
-
大汗後切忌立即用冷水洗澡。
-
不要大汗後露膀吹風,也不要迎風或露天睡卧。
不少人每到芒種時節會覺得自己似乎變得全身無力、懶洋洋的,做事完全提不勁起。這是為什麼呢?其實這和夏季氣溫升高,空氣中的濕度增加,即熱蒸濕動,濕熱彌漫空氣,人身之所及,呼吸之所受,均不離「濕熱之氣」所導致。
中醫認為暑令濕勝必多兼感,因此芒種節氣前後特別容易使人感到四肢困倦、萎靡不振、消化不良、脾胃運化失調,故芒種時節在日常保養上更要特別注意暑濕引起的腸胃疾病。
芒種節氣導致的腸胃濕熱,往往常會讓人以為自己好像發燒了,可是量度體溫卻又是正常的;但就是感覺自己身體有微熱、微熱的疲累感,嚴重時更會使人出現頭痛、頭悶、噁心,以及食慾低下、拉肚子等腸胃症狀。
如果本身有三高疾病、氣血循環不佳、血液裡雜質高的人,在芒種節氣又沒有補充適當的水分,(夏天即使在冷氣房中水分也會快速的蒸散),進而導致原先血液黏稠度就高的人,身體的微循環更差;這時頭暈、疲勞就會跟著來,嚴重時更可能產生血栓,塞到腦部就變成中風。
除了「濕熱之氣」的問題外,之所以會造成人體產生上述這般嚴重的情況,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身體沒有足夠的動能,無法順利推動身體的氣血。
俗話說「冬吃蘿蔔、夏吃薑」這時喝點薑茶就可以增強身體的動能,比方說拿一、兩片帶皮的生薑泡茶就是不錯的日常保養方式。
此外,我們也可自製「養生帶皮生薑綠茶」來除濕熱、通氣血。
材料:
帶皮生薑3公克、少許綠茶葉、熱水300c.c.。
作法:
-
生薑帶皮洗凈瀝乾水份後切兩片備用。
-
綠茶葉簡單沖洗、去除雜質備用。
-
取一茶壺、茶杯,放入綠茶葉、帶皮生薑一、兩片。
-
接著沖入300c.c.熱水,悶5~10分鐘後即可飲用。
服用:
一天喝一到兩杯左右。
功效:
生薑皮性味辛涼、微寒、止汗;而生薑肉性味辛溫、發表散寒、溫胃止嘔,兩者功效剛好相反的特性來保持生薑藥性作用的涼熱平衡。
綠茶含有兒茶素,可以有效清除體內代謝廢物。
一同沖泡飲用,對於預防暑濕引起的腸胃病與改善血液濃稠有很好的效果。